云南普洱茶的成功崛起,最主要功勞還是生態健康這張牌,古樹純料的成功是原料信息的透明,而占據普洱茶市場份額80%的熟茶似乎在走下坡路
殺青是云南普洱茶必須經歷的工藝,且殺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茶葉的后期品質;如殺青不熟,茶葉偏綠,澀味過重,需要4年時間才能褪去
如果要說單株就代表“標準和標桿”的結論,我個人認為尚早,單株的出現只不過是為了滿足市場的要求;如果從茶的品質高低而論
記得一位茶友說過:“人生就像品茶”,什么滋味都要嘗過,最終才會沉淀和收獲;套用他的意思,古樹茶現在還是百花齊芳階段
2016年古樹相比過去4年間的茶湯質更飽滿醇厚,喉嚨更有清甜感和韻味; 產量減少,好茶更顯得珍貴。
經歷20天的精心收制,古樹原料已經全部收制完成。2016年茶人老李依舊堅持“精益求精”的品質
丙申年(猴年)春天有些反常,氣溫相比往年偏低,古樹茶發芽比較晚。特別是海拔較高的地區,比如易武茶區、冰島茶
2015年的危機可以理解為大廠貨的“庫存危機”,從2008年到2014年是大廠貨瘋狂的批量化生產年代,只是一個東莞就存有
任何一項事物,一旦過份追求經濟價值,就會物極必反;如果沒有把茶文化、制茶技藝、企業誠信融入其中,云南的古樹普洱會變得短暫而狹隘。